第20章 梁思月
“宣梁国长公主和梁国使臣觐见!”随着一声声的传唤声响彻整个大周皇宫,梁国的使臣队伍来到太极殿上。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被誉为江南第一美人的梁国长公主,见其身着一身月白色交领广袖衫,白色素纱中单领缘处露出朱红织金锦镶边,分外瞩目,下裳着丹碧纱纹双裙。
此裙为双裙叠穿,内裙为碧纱十二破长裙,薄纱透影,外罩为丹罗笼裙,赤若朝霞,行走时如碧波荡漾丹荷,光影浮动如烟霞。有诗云“丹罗笼紫烟”,正是此裙最好的写照。
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这些词都无法形容梁国长公主的美貌。在整个大殿,都为其惊艳亮相而格外增色。周国君臣眼里,在大周也只艳冠后宫,得宠于两世帝王的陈贵妃能与之相比。
宛若仙女下凡款款而来的梁国长公主梁思月,身边则是携带着梁国国书的丞相王之麟,身后则是梁国随行使节、将领、宫人等一群人。
梁国长公主梁思月作为和亲公主,并没有按惯例遮面,显得非常自信,她大胆的望向大殿正前方,坐在高榻御座上的正是登基没多久的穿着一身玄衣?裳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周帝姬清山。
见其年纪与自己相仿,英姿勃发,又神采奕奕,不愧是大邦天子。
长公主梁思月颇为心动,为自己和亲大周的决定而暗喜,甚至让她产生一见倾心,非他莫属,此次和亲即将能成为大周皇后的心思。
而坐在御座左侧下方的塌上的是大周吴太后,旁边坐着两位徐娘半老的后宫妃子,应该是已故大周昭帝的两位太妃姜太妃和李太妃。
坐在御座右侧下方榻上的一位花容月貌之姿,显着比自己更为成熟怀有身孕的贵妇,即便是挺着孕肚,就连自负美貌的梁国长公主也不由得赞叹其容貌,这应该就是周帝目前唯一册封的嫔妃陈贵妃吧。
陈贵妃原本是周国先帝的宠妃,育有两位公主,在新君登基之后,又获得新帝宠幸,周帝不顾礼俗,竟将先帝的宠妃封为自己的贵妃,早已传遍天下,可谓是惊世骇俗之举。
陈贵妃出身大周豪门,母舅家族势大。在梁国长公主梁思月看来,除了这位陈贵妃确实是有倾国倾城之容,也难怪为父子两代帝王所宠。更重要的是其两位兄长分别担任右相和大将军,均为先帝辅佐新君的顾命大臣。周帝登基不久,急需朝中重臣相助。
根据此前梁国掌握的消息,在周帝姬清山当太子时期曾与陈贵妃有过不少矛盾冲突。周国先帝曾意欲将废了太子的生母吴皇后,而改立陈贵妃为皇后,甚至还有意废除太子。
可想而知周帝和吴太后此前与陈贵妃应当是水火不容。而如今陈贵妃深得周帝恩宠还有了身孕,执掌这后宫,这其中必然大有文章。
梁思月心想,自己如今为了梁国安危而和亲嫁入大周,能不能得到周帝恩宠,如何能在这后宫立足,最大的对手就是这陈贵妃。
梁思月望向陈贵妃两侧坐着两位小公主,年纪稍大的一位大约十岁上下,向她投入一道眼神凌厉的目光。令梁国长公主不由心中一凛,见这位公主年纪虽小,但眉宇之间颇有一股王者之气,在如此庄重朝堂之上,目光正注视着自己这边,而另一边坐着年纪更小长得却甚是秀丽的小公主。
梁思月心想这年长的一位应该就是陈贵妃的大女儿,是大周昭帝最为疼爱的三公主姬清影。昭帝曾多次说“三公主才气王气皆胜太子十倍百倍”。
据称当日大周三公主出生之时,曾有飞星掠过大周皇城,坊间更有流传“日京现彡,玄女乘飞星御天下”的谶语。昭帝临终前册封其为镇国公主,更是赏赐尚方宝剑和免死的丹书铁券。
梁国丞相王之麟向大周天子施礼拜道:“臣等奉我梁国国主之命,特来向大周皇帝陛下递交国书,梁国愿始终奉大周为上邦,按时纳贡,此次为固两邦之谊,特献上淮水两岸的凤台、寿阳、淮南三城。我主更将其掌上明珠,长公主殿下和亲大周皇帝陛下,愿与大周结秦晋之好。并献上嫁礼,1万两黄金、5万匹绢帛。我主愿为陛下永镇吴越之地。这里有我主亲笔国书,特呈于陛下。”
梁国丞相从身后使节拿过国书,向中常侍夏侯常递上国书。中常侍夏侯常小心翼翼的接过国书,呈献给周帝。
群臣皆为梁国献上的厚礼而震惊。梁国虽占据吴越富庶之地,但毕竟国小民寡,这笔财富对于梁国也不是小数目。但对梁国来说,一次性拿出如此巨大财富要是换来国家平安也可以接受。
而如今大周正是国库吃紧,前有旱灾现又有水灾,急需钱粮赈灾。此次献上的淮水三城,本是在十多年前被梁国所夺,乃是淮水一带军事重镇。如今梁国连带长公主一起奉上,这份大礼确实可以安抚大周朝堂一些主张趁着水患一举荡平梁国的将领们。
陈如歌坐在塌上看着双十年华,貌美如仙,亭亭玉立于朝堂之上梁国长公主。又看着自己已经怀孕7个月的肚子,心中不由得在想自己已经29岁了,在这个时代都算是年纪大的产妇了,而眼前这位梁国长公主才21岁,虽说这个时代也算是大龄剩女,但毕竟比自己小了8岁。
陈如歌心中迫切希望这次能诞下皇子,册封为后。自古君王多薄情,也难怪古往今来后宫女子需要母凭子贵。不然日后在后宫内又要一番折腾。
陈如歌又望向坐在朝堂另一侧的,今日难得出席朝堂之上此刻穿着雍容华贵的吴太后,还有她身边的两位太妃姜太妃和李太妃,心想她们都是有皇子有封地才得以出席如此盛大场合。
如若影儿是个皇子,恐怕现在这天子之位早换人了吧,而她本该坐在太后之位。
一想到此,陈如歌又不免有些哀叹在古代尤其是后宫,生男生女的妃子待遇差距之大。自己在先帝之时就已是掌管后宫的宠妃,又想到如若当时拒绝和陛下做交易,现在的地位恐怕连这两位太妃都不如,都难以出席此等朝会。
“此次我梁国长公主和亲大周,臣闻大周皇帝陛下尚未立后,臣为陛下也为两邦结好大事考虑。希望皇帝陛下立我梁国长公主为皇后,居后宫之主。这也是我家国主对两邦友好的期盼。”
梁国丞相王之麟这一番话顿时引发朝堂之上一阵躁动。
陈如歌望向梁国长公主,与此同时这位梁国长公主的投来一股挑衅的目光也正对着她,好像早就做好准备。
陈如歌心道这就是他们此次和亲的目的了,把梁国长公主嫁入大周,最好能立为皇后。
陈如歌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她原本是先帝宠妃,备受屈辱和非议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和女儿,接受周帝的条件。如今还有身孕,目的就是为了能成为皇后,她无法接受其他人封后。
陈如歌暗暗的攥紧了拳头,她看向周帝姬清山,她与周帝有着协议,她有着兄长们的支持。但此时此刻,她确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对方是一国的长公主,携带着如此丰厚的嫁妆。
陈如歌的长兄,右丞相陈如海出列道:“王丞相,此前我等商议两国和约,关于长公主和亲之事并未说要立后,王相今日何故出此言论。”
周帝姬清山道:“关于和亲,朕在此前就已托右相告知使臣,长公主可以入宫,但立后之事,非此次两国和约商定,无需多议。”
梁国长公主突然开口施礼拜道:“妾身为梁国嫡长公主,如今为我梁国与大周交好而来和亲,自当是立为后。妾听闻陛下登基不久,尚未立后,今见陛下英武之姿,王者气象,又与妾身年龄相仿。如今我梁国携重礼为结两邦友谊,大周也应给予我梁国尊重和诚意,还请陛下明鉴。”
梁国长公主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主动请立皇后,也令在场大周君臣们惊讶。
姬清山看着这梁国公主和丞相在大殿上当着那么多朝臣的妄言,颇为不满,他望向坐在一侧的陈贵妃,向她投来安慰的目光。
陈如歌见梁国公主和丞相当面挑衅,也无法再忍:“长公主和王丞相初来乍到,恐不知我大周礼节,立后是我上邦内政,需经陛下、太后和群臣共议,他国岂可干预。妾身受陛下和太后嘱托,暂代管后宫,长公主既和亲入宫,你我日后就是姐妹,妾身自会好好关照妹妹,知我大周礼仪典章制度。”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