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梁思月
梁国长公主梁思月望向挺着大肚子的陈如歌,心想如果周帝真的很宠爱陈贵妃,那也早就该立后。想必立她为贵妃也是看在陈家权势上,并非心甘情愿。
更何况她还是其父皇的妃子,虽然有着不亚于自己的花容月貌,但岁数毕竟比周帝和自己要大得多,看中其的成熟韵味和家族支持,封为贵妃也已是最高殊荣。难道还真要将父皇的宠妃立为后?古往今来所未有。
对于这后位之争,梁国长公主自觉优势更大,再加上自己本就是梁国嫡长公主,自十五及笄以来拒绝了梁国境内多少豪门世家青年才俊的求婚,就是因为自己以及父王都希望她能嫁入天下诸国的帝王之家,为梁国作外援。
此前最理想的婚嫁对象便是大周太子和大邙太子。大周太子姬清山只比她大3岁,但因为此前一直不得先帝喜欢,太子储君能不能登基一直有悬念,而且姬清山为太子之时一直拒绝娶亲,梁国国主也不想冒险将公主嫁于大周太子。
而大邙皇帝拓跋步倒是多次遣使商议两国联姻,希望大邙皇太子能迎娶梁国长公主。大邙位于周国北面坐拥漠北大草原,又拥有燕云之地和辽东郡,俯视中原,骑兵实力强大。可帮助梁国面对大周时减轻压力,两国互相提供支援。但大邙皇太子又比梁思月小了3岁,这令梁主和长公主颇为犹豫。
此次正逢梁国境内遭遇罕见洪水,面对大周很可能出兵吞并的压力下,梁主不得不让自己最疼爱的长公主和亲大周获得喘息机会。
临行前梁主亲自嘱托希望长公主能成为大周皇后,此次和亲不仅关乎自己在周国后宫的命运和地位,更是关乎梁国的存亡。
想到此,梁思月说道:“想必这位就是陈贵妃姐姐吧,妾身听闻贵妃姐姐乃是周国先帝的贵妃,如今又成为陛下的贵妃。妾身知道这朝堂之上诸位大臣好多都是两朝元老,乃至三朝元老,皆是功勋卓著,才德兼具,为陛下为大周未雨绸缪,劳苦功高。妾身又闻皇后乃六宫之主,理应贤良淑德,母仪天下。但服侍两朝天子的皇后和贵妃还真是闻所未闻,还能为两朝天子怀有身孕诞下皇嗣。今日得见两朝贵妃,果然有着倾国倾城美貌,想必在这宫闱之间也是劳苦功高,才艺出众,妹妹甚是钦佩。”
此言一出,梁国使团在堂下发出一阵笑声。
梁思月看着陈如歌接着说道:“妾为梁国嫡长公主,千里迢迢来大周和亲,此生只侍奉陛下一人,无论德才亦或是身世,都配得上这大周皇后,定能为陛下掌管好后宫,免得再出现三朝宠妃。”
梁思月一番话引来大殿上众人议论,尤其是朝堂上大周的文武百官。陈贵妃为先帝宠妃确实不假,其实周帝姬清山本欲直接立为皇后,就遭众多朝臣们以陈氏为先帝嫔妃,不合礼制为由强烈反对,不得已才封为贵妃。待其产下皇子,再立为皇后。虽然仍有非议之声,不过在陈家兄弟势力压制下,也就很快就平息了。此事始终是姬清山和陈如歌心中的刺。
陈贵妃怀孕,如若诞下皇子,便是新帝登基后第一个皇子,而陈家兄弟如今身为顾命大臣,掌握朝中大权,并且陈家又是豪门大族,获得豪门世家的大力支持,因此陈贵妃只要诞下皇子,立后之事在朝堂之上的阻力将会大大缓解,顺理成章。
然而梁国长公主此时在太极殿,又将此事翻出来,令不少注重礼制的周国朝臣们脸上无光,羞愧难当。
在这太极殿上,当着满堂文武百官,梁国众使臣,还有多年来的后宫的竞争对手吴太后,李太妃和姜太妃面前,陈如歌突遭如此羞辱,尤其是触痛她的内心最为芥蒂之事,内心感到无比痛楚。
又见陛下面对梁国公主和丞相对其的羞辱竟然无动于衷,眼眶有些湿润顿时有种想哭的冲动。
但想到这样场合,如果她沉不住气,当场失态,岂不是中了那梁国长公主的意图。
梁国长公主梁思月见大殿上群臣议论纷纷,那陈贵妃被说的哑口无言,不由得心中颇为得意。
不管陈如歌是想哭泣,从而博得周帝的怜悯还是被激怒试图对她反击,都可以令其在周梁两国重臣面前,尤其是在周国皇帝和太后面前失仪。
她早听闻,陈贵妃在周昭帝在位时期便执掌后宫多年,差点被立为皇后,而当时还是皇后的吴太后差点被废,两人之间关系想必也没有表面上一团和气,那几位太妃也都与她曾有过明争暗斗。
虽然陈家在大周势力强大,但梁思月心想,吴太后一定不乐于见到她昔日的对手竟成自己儿子的皇后。
“梁国国主畏惧我大周天威,故而称臣纳贡,割地献城献金,更献上长公主以保全梁国,长公主不过是进献的公主,何来和亲一说。”
一阵少女清澈的声音响彻大殿,顿时让满朝群臣为之一惊。
只见坐在陈贵妃两侧的两位小公主中岁数稍长的那一位起身朗朗说道。
正是大周的三公主,周帝的妹妹,被先帝册封为镇国公主的姬清影,此时还不满10岁。
三公主姬清影望向梁国长公主又道:“梁国遭遇水患,我大周众将领皆欲奏请陛下趁势出兵一举荡平梁国,若真如此,恐我大周精锐早已攻破梁国的健康城,长公主也早已沦为亡国奴婢。”
“我皇兄仁慈,念及梁国百姓疾苦,不忍出兵攻伐。又见梁国国主自愿削去王号,献上淮水三城,纳贡黄金、绢帛,更是进献长公主以求和,故此止戈罢兵。我母妃出身豪门望族,执掌后宫近10年,后宫众人皆称善。长公主不过是我大周一区区藩属国的进献公主而已,又有何资格谈论后位。”
“三公主所言甚是,梁国长公主是我大周属国的进献公主,入宫当个宫女,给陛下为奴为婢也就罢了,皇后之位又岂是一区区属国公主能及的?”陈贵妃的二哥,大将军陈如岳大声说道。
顿时朝堂上大周的臣子们纷纷为之喝彩,称赞三公主。
陈如歌看着自己的为自己挺身而出震动朝堂的女儿,握住姬清影的小手,轻声说道:“谢谢你,影儿。”
五公主姬清月拍手道:“皇姐,你说的真好。是该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梁思月听了大周三公主的话,原本还是得意的脸顿时失色。
此番梁国被迫割让淮水三座军事重镇,将拱卫建业的庐州推在第一线。防守压力一下子大增,并进献大量黄金钱财绢帛。尤其这还是在梁国遭遇水患,百姓流离失所,所急需救灾的份上。
此时正是梁国生死存亡之刻,若是此时周国举大兵来袭,梁国根本无力抵挡。
派遣公主和亲也只是作为一个诚意,是把自己当做献礼进献给大周,若是自己能成为皇后最好。无论如何,梁国,自己的父王哪怕再疼她,也不会为了她是否成为皇后而惹怒大周。
周帝姬清山目睹三公主起身说话震动全场这一幕,内心充满感激,他作为天子,见自己爱妃当众受辱,一时却未出面,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强占父皇宠妃这是事实,一直是心里无法回避的心结,如今梁国长公主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之面虽说的是陈贵妃,在他看来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
此时却被三公主救场,不由心生感激。同时又想三公主年纪小小,在此等大场面,竟能如此坦然自若,说出连他一时都说不出来的话让全场为之震动,对其皇妹佩服又心生忌惮。
同时见梁国公主和使臣不仅没有端正态度,竟如此无礼,又不由后悔之前真该听从大将军和皇妹的建议,当初就该直接出兵攻打梁国,以绝后患。
周帝姬清山终于开口:“三公主年少,梁国使臣想必不会计较。梁国此番称臣献城纳贡,重修两国友好,朕恩准了。梁国进献长公主入宫,朕亦允了。考虑两国友好,朕特此封梁国长公主为婕妤,梁国长公主入宫之后相关事宜就有劳陈贵妃安排。”
“妾身领旨。”
陈如歌看向已是脸色发青的梁国长公主。按身份梁国长公主入宫册封为妃也是意料之中,如若自己已是皇后,梁国长公主册封为贵妃,都在情理之中,也未必不可接受。
但今日大殿之上,陛下没有第一时间为她出声,还是令陈如歌颇为难受,幸好自己的女儿站出来,眼下自己怀孕7个多月,陛下又是青春血气方刚之时,梁国长公主年华正盛又是新人,她也担心会不会陛下移情别恋。
陛下册封其为普通嫔妃,婕妤地位不仅远在自己贵妃之下,连九嫔都不如,看来陛下还是向着自己。
而梁思月此时全身上下一片木然,若不是身旁跟随的侍女阿蘅扶着,她连站都站不稳,差点当着满朝文武百官,众目睽睽之下跌倒在大殿上。
她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自己身为梁国嫡长公主,和亲嫁入大周,不仅原先期待的皇后之位泡汤,就连三夫人的封号都没有,甚至连九嫔都不如,只是一个婕妤。
刚入大周皇宫,她原以为通过打击陈贵妃,可以获得周帝的关注和欢心。
结果她发现自己为逞一时嘴快,同时开罪了大周皇帝、贵妃和公主,这是怎样的天崩开局。
梁思月回头看向梁国使臣团,看向老丞相王之麟,希望能寻求帮助。整个梁国使臣团众人皆是满脸失望和叹气。甚至好多人刻意扭头不看她,似乎都对自己如此冲动任性的表现表达不满。
梁思月此刻才感到内心无比后悔和痛苦。自己千里迢迢从梁国的健康城来到大周的洛京,一路上的美好期待全部梦碎,她还要面对未来前途未卜的后宫生活。
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她在大周皇宫中的命运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