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53章 突儿利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梁国新主继位后便立刻遣使从海路前往北邙的燕京,向北邙皇帝献上大量钱财,数十万石粮食,还有大量来自江南的绢帛布匹,希望能联合北邙共同对抗大周。
    在整个天下诸国中,能对大周起到制衡的也只有坐拥漠北草原,又占据燕云之地的北邙。
    事实上近百年间,周邙对抗始终是诸国间矛盾的聚焦点。
    大周由于东接梁国,西有蜀国,南面汉国,尤其是北临邙国,从冀州一带到并州,再到关中北部都需要派遣大量兵力驻守。
    而北邙最主要的是应对南面的大周,尤其西部还有大漠群山作为屏障,压力比周国小很多。
    这使得北邙可以随时调集大军威胁周国,迫使周国无法集中兵力去攻打其他诸国。
    因此,无论是东梁、西蜀还是南汉,都视北邙为牵制大周的最重要的盟友。
    当然诸国也知道,如果北邙大举南下灭了大周,那么他们更不可能有力量去阻挡北邙。
    也就是让北邙和大周持续僵持下去,诸国才有生存空间,这也是其他三国的生存之道。
    但如今,随着周国攻取庐州,对梁国的灭国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周国天子意图吞并天下的野心已经开始显露,诸国都感觉到了来自周国的威胁。
    不仅东梁使臣,西蜀使臣,南汉使臣此刻皆来到燕京,为大邙皇帝拓跋步50岁大寿庆生,同时也希望能联手共同应对日益强大的周国。
    燕京的皇宫大殿,有着中原和漠北结合的特色,这里大殿气势恢宏,装饰更为华丽,不愧是称霸草原,占据燕云之地,雄踞北方百年的强国,威势雄壮尽显。
    而此处的宫女服饰也与中原诸国一般广袖衫,间色长裙,同时融入胡风,颜色更为艳丽,历经百年与中原文明融入,如今的北邙和中原诸国并无差异。
    北邙的群臣百官,来自草原各部族的首领和长老们,还有来自东梁、西蜀、南汉,东胡、高句丽、扶余、百济、新罗等诸国使节都来为大邙皇帝贺寿。
    大邙皇帝拓跋步非常高兴,面对诸国的献礼祝贺,仿佛自己已是中原诸国的领袖。
    虽然周国曾奔袭焚烧圣地龙城,令漠北草原不再成为安全的大后方。
    但绿洲堡一战,是大邙骑兵歼灭3万周国精锐,更是将大周三朝元老左将军秦时斩杀于沙场,大邙在面对周国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威慑力。
    庐州之战,梁国精锐被周军轻易击溃,并不能证明周军实力变得有多强,只能说明梁军太过孱弱。
    在接受了诸国的贺礼,南方诸国使臣自然是希望一旦有一国面对大周的威胁,大邙能出兵相助。
    虽然各国并不接壤,但只要大邙从北方出兵向南威胁周国,其他诸国在旁策应进攻周国边境,就能逼周军回撤。
    而一旦诸国被周国一一消灭,那么周国也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北邙。
    大邙皇帝拓跋步自然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诸国之所以能保持均衡近百年,就是因为一旦一国面对大周威胁,其他诸国能共同出兵响应。
    拓跋步登基以来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当年大周举兵进攻西蜀的汉中,他没想到蜀国的汉中会丢的那么快,他还想看着周国与西蜀之间打的你死我活,好趁机坐收渔翁之利。
    但看到周国大军一举拿下汉中,并且要继续进攻蜀地,蜀王遣秘使穿过大周前来寻求支援,他终于下决定发大军南下,决不能坐视周国灭了西蜀。
    此次出征虽然解救了西蜀,但蜀国终究还是丢了汉中,确实对整个天下格局影响很大。
    三皇子突儿利就不止一次说过,如果蜀国能夺回汉中,而大邙南下攻入大周关中之地,那么两国可联手从西向东进攻大周的心脏,西京长安和京师洛京。
    “大邙皇帝陛下,如今周国狼子野心,今夺我庐州,老国主忧愤而亡。大周天子意欲吞并天下,我等小国凭一己之力难以和大周抗衡,唯有大邙和皇帝陛下,才能拯救我等小国。我国主称,只要大邙皇帝陛下派大军南下,我等诸国皆愿跟随。”
    梁国使者说的十分恳切。
    前来为父皇贺寿的三皇子突儿利禀道:“父皇,孩儿以为,诸国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主动出击。趁着周国势头尚未起来,周军主力屯兵于江淮一带,诸国应当联手,共同发兵进攻周国。”
    突儿利这一年来一直在漠北草原训练着他的骑兵,作为一名领军打仗的将领,他已经能感受到现在的周国和过去不一样。
    大周天子继位10多年,励精图治,国力强盛,更有大周镇国公主统兵,两次出征更是令世人震惊。
    “如果现在不能遏制周国势头,日后恐悔之晚矣。恳请父皇发兵10万,联合诸国共同压制周国。”
    突儿利对此甚为忧虑,当初绿洲堡大胜全歼周国西路军精锐之后,就应该直接南下进攻周国。可父皇毫无动作,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
    如今周国刚拿下庐州,已经尝到征服的胜利果实,下一步必然会继续进攻诸国,尤其是将梁国视为囊中之物。
    “是啊,大邙皇帝陛下,我汉王一直忧心周帝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此为汉王递交给大邙皇帝陛下的亲笔国书。我王愿尊皇帝陛下为天下诸国盟主,恳请陛下出兵对抗大周,我汉国虽地处岭南,国力弱小,但愿全力出兵支持。”
    南汉使臣向大邙皇帝递交国书。
    拓跋步翻阅南汉王刘翰的信件,南汉王已经联络了梁国国主梁思齐,蜀王司马晟,愿共同尊大邙皇帝为天下诸国盟主,诸国皆愿听盟主调遣,恳请大邙皇帝保护诸国不被周国入侵。
    天下诸国盟主,这个头衔,确实让一心想成为中原天子的拓跋步有些心动。尤其是愿听盟主调遣,眼下要想压制周国,也确实需要诸国联手。
    “父皇,儿臣以为,现在就是最好的出兵时机,不能再耽误了啊!”
    突儿利还有诸国使臣都望向坐在御榻之上的拓跋步,是否联合出兵还得由这位大邙皇帝来决断。
    虽然西蜀现在也能征调10万大军,但真正的精锐也就数万人,剩余的战斗力就和精锐士卒差的很远。
    尤其是庐州之战,梁国损失5万精锐,对梁国打击非常之大,哪怕江南富庶,也已经到了动摇国家根基的地步。
    梁国虽然又临时招募了大批士卒,但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而处于岭南的南汉都无法征调出10万大军。
    如今唯有大邙是完全能够同时征调10万精锐骑兵,10万精锐步兵。
    北邙骑兵强大的战斗力,即便是大周都要举全国之力应对,如此其他诸国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三弟,你可知大军一旦出动,需要多少粮草供应,需要准备多少物资装备,武器、箭矢,这些粮食、装备、辎重又需要多少人力来运输。出动10万大军,至少需要征调20万,乃至30万民夫后勤保障。军士需要粮食,战马需要粮草,这三十万的民夫难道不需要粮食吗。”
    大邙皇太子突然开口。
    “如此就是需要四十万人的粮食需要供给,而因为征调这30万民夫,田地里少了多少人力,多少田地因此荒废,我大邙地处北方,百姓人数不如大周,耕田本就比不上中原的国家。”
    突儿利当然知道一旦开战,需要多少后勤补给。但如今周军刚拿下庐州,主力还在江淮一带驻扎,显然已经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梁国的都城健康城。
    如果此时趁着周军主力在南方,立足未稳之际,大邙率主力南下,其他诸国策应,完全可以打大周一个措手不及,而待周军主力北上,再与之决战于野外。
    野战乃是邙军最为擅长,尤其是北邙骑兵,更是天下闻名。
    一旦在野战中击败周军主力,便可扭转目前的天下局势,极大的削弱周国的实力。
    突儿利也明白光靠一两次大战是不可能彻底击败大周。
    但现在需要及早压制周国气势,周国国力雄厚,只不过由于过去因为四面受敌,无法全力投入征战天下。
    一旦四面受敌的处境发生改变,周国就能抽调更多资源投入到战场之上,其他诸国的压力将陡然增大。
    因此,确保天下间诸国的均衡,极为关键。
    拓跋步沉思良久,如果主动进攻大周,势必要和大周全面开战。
    其他诸国又能给予多大策应,拓跋步还真是对南方诸国战力不屑一顾。到头来还得靠大邙主力与大周展开决战,而他们却坐收渔翁之利。
    当年周国拿下汉中,还要继续进攻蜀地,是他派出大军南下,最终迫使周军主力放弃进攻蜀地回撤。
    但结果却是梁国趁机拿下周国的淮水三城,而大邙并没有获得任何收获。
    然而周国人多,大邙虽然地广,骑兵强悍,善于野战,但人口和物资远不及大周。
    大周遭遇绿洲堡惨败,3万精锐全军覆没,也未见其受多大的影响。
    但如果对大邙来说,3万精兵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根本经不起几次折腾。
    而对其他诸国来说,3万精兵可能就是本国精锐的大部分力量,一旦尽丧,剩余的不过都是些充数的军队,根本没多少战斗力。
    但也不能让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臣失望,对抗大周,以后还需要他们的助力。
    “我大邙,自然不会坐视诸国受周国欺凌!”
    大邙皇帝拓跋步环顾大殿上大邙群臣和诸国使臣。
    “如果南方诸国再受周国入侵,大邙自当发重兵攻入周国腹地,届时诸国能否派遣精锐响应?”
    拓跋步此言一出,显然当下是不想主动进攻大周。
    突儿利一听,顿感失望。
    “吾等虽国小,但只要大邙出兵,必会响应,联合攻周!吾国愿听盟主号令。”
    东梁、西蜀、南汉使臣纷纷回复。
    “好!朕可以做这诸国盟主。一旦诸国有难,必将出兵进攻周国!”
    大邙皇帝拓跋步当即允诺诸国使臣。
    三皇子突儿利对此颇为沮丧,在他看来,父皇这是又一次错过进攻周国的绝好机会。
    在诸国使臣贺寿的朝会结束之后,突儿利决定亲自觐见父皇。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