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姬淳
这些日子,周帝姬淳身体感到稍微好些,便来到陈贵妃的贤德殿。
“陛下!”陈如歌心疼的看向这位帝王,她都不知道哪天陛下就会突然离她而去。
回想起这些年,陛下并没有因为她只是生了两个女儿而冷落了她,相反对她恩宠如旧,让其他后宫嫔妃羡慕。
作为一代明君,姬淳将事业和家庭处理的非常好,整个后宫,包括皇后和几位重要嫔妃在内,关系都处理的很好。这也是陈如歌穿越至今,也没怎么遭遇宫斗之类,宫斗的根源还是在于君王自己对后宫失控,或者君王乐见后宫嫔妃宫斗争宠。
“爱妃放心,朕会安排好一切,若有什么不测,也可保爱妃无虞。”姬淳轻轻搂住陈如歌,“只是朕恐怕不能多陪你和影儿月儿了。”
“父皇!”三公主姬清影和五公主姬清月都来见父皇,此时三公主还不到9岁,五公主也就5岁多。
姬淳看着陈贵妃母女,心中充满着宽慰,自己这一生虽然没能实现历代帝王一统天下的心愿,但自己九泉之下也可以有脸去见历代先帝了。
陈如歌知道自己穿越至今能过的如此安稳,都因为遇到一个能真诚对待自己的帝王。
“让妾身为陛下唱一曲您最爱听的那首《爱江山更爱美人》”
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
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周帝姬淳听着自己爱妃的歌声中充满着惆怅和伤感,而此时自己的心中也有种壮志难酬的感觉。又看向在自己左右两边的两位小公主,心想自己恐怕是看不到她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了。
人生短短几个秋。人生太短,想要做的却又太多了,愁情烦事始终在心头上。
姬淳趁着自己身体还撑得住,他决定要为陈贵妃和两位公主做更多的保障。
周帝姬淳封陈贵妃长兄,右相陈如海为朔方郡侯,食邑5000户。朔方是陈家的祖籍所在之地,周国的封侯一般以其出生地或是祖籍作为爵位名字来源。当然也有例外,当年大将军陈如岳攻下汉中,授封汉中郡侯,就是以立功之地作为爵位名。
并且加大赏赐陈如海和陈如岳两兄弟大量钱财绢帛。提升陈家地位,目的就是用来保护陈妃母女。
任命左相沈仲、右相陈如海、大将军陈如岳为顾命大臣。待自己百年之后,辅佐年轻的太子登基和日后处理朝中政务。
如此陈氏兄弟在陛下安排的三位顾命大臣中占据了两席,这样可以牵制站在太子那边的左相沈仲,同时也起到制衡未来天子的权力。如此尽可能确保朝政等诸事在新帝即位后能保持连贯性,也使年轻的天子在处理政务时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同时又能极大的保障陈妃母女的地位。
姬淳还是非常信任自己的心腹,陈氏兄弟,并认为他们不会像历史上那些外戚那般专权。尤其是右相陈如海,为人沉稳,更是朝中难得的能臣,贤臣。
封李夫人之子姬清田为楚王,姜贵人之子姬清川为赵王,食邑均为万户。封三公主姬清影为镇国公主,食邑为2万户,并将昔日太祖太宗的随身佩剑龙吟剑作为尚方宝剑赏赐给三公主,赏赐五公主姬清月食邑5000户。
“持此剑可代父皇铲除朝中奸佞之臣。”
这把剑背后代表的意义,他是清楚的。姬淳想了很久,一度踌躇不决,但最终还是决定将此剑亲手交给三公主。
“日京现彡,玄女乘飞星御天下。”
这句谶语和对一统天下的渴望让他下定了决心。
姬淳心道:就让这把龙吟剑陪伴着影儿长大,未来持此剑去征战天下吧,去实现龙吟剑历代主人的夙愿吧,也算是弥补我此前的戏言吧。
并分别赐予三公主姬清影和五公主姬清月各一份丹书铁券,可免于死罪和流放之罪。并让太子亲自见证立誓,确保丹书铁券的有效性。
可以说姬淳为了避免自己百年之后,陈妃母女可能遭遇不测,堵住了各种漏洞。
满朝群臣为之震惊,要知道这龙吟剑当年跟随太祖太宗四处征战的随身佩剑,后作为太宗遗物一直悬置于太庙祭拜。
此番陛下竟然命人从太庙取出来,更是作为尚方宝剑,赏赐给三公主姬清影。
有少数群臣对陛下此举颇为担忧和不安。
“龙吟剑是帝王之剑,赐予三公主,恐怕会重演那事啊!”
“当年帝室的悲剧,又是这把龙吟剑,难道会重演?”
“三公主不过是一女童,即便长大后也无法对未来的天子产生威胁。”
“不过是陛下宠溺三公主而已,无需担忧。”
陛下封三公主为镇国公主,地位同王爵,食邑更是超过王爵。三公主的地位和待遇全面超越吴皇后所生的长公主,大周的长公主至今既无封号,甚至连食邑也无。
“影儿,对为父的安排还满意吗。”
当姬淳像往常一样,让三公主为自己读奏章,并问自己的女儿,“父皇虽未能兑现当日承诺,但这把龙吟剑非同小可,它在我大周创立初期,称得上是一把帝王之剑,象征着太祖太宗那段开创基业,血与火的岁月。让为父给你讲讲它的故事。”
这把龙吟宝剑是周国创立者太祖高皇帝姬明赫和继承其事业的太宗神武帝姬耀的随身佩剑。
当年太祖在战场上受重伤而亡,临终前将随身携带的佩剑龙吟剑交予太子姬耀,望其能实现自己一统天下夙愿。
太宗姬耀继位后向南收服荆楚湘江一带,向西灭了凉国,攻取河西走廊。这就是一代雄主,大周神武帝。
然而即便是英明神武的一代雄主姬耀依旧未能实现一统天下。
神武帝后期因为宠爱贵妃杨月思,决意废了自己的皇后。此时太子母后虽然被废,但杨月思的两个孩子年幼,而太子是自幼就是受太祖高皇帝所看重的嫡长孙,并且也受到太宗神武帝的重点培养。
此时天下仍处于列国纷争,四处征战,神武帝身为一代雄主,也根本就没想过要废太子去立幼子。
然而因为生母被废,令太子觉得自己的储君之位遭受威胁。而太子又对其母后极为孝顺,不忍看母后被废,被打入冷宫而郁郁寡欢。又担心自己太子之位不保,最终在身边别有用心的小人挑唆下,以杨妃后宫专宠,惑乱朝纲为名,联络那些对杨妃不满的其他嫔妃的皇子们共同起兵发难,意欲逼迫父皇废掉新皇后,甚至想要让神武帝退位。
最终正是神武帝手持这把龙吟剑,亲手杀死自己苦心栽培的太子。
这是周国历史上皇族内斗,引发的最大一场悲剧,不仅是太子被其父皇亲手杀死,原配皇后也自尽而亡。
连带神武帝与前皇后生的其余两个皇子全部被赐尽,还有神武帝与其他嫔妃所生的皇子,也就是那些跟随太子谋反的弟弟们也大都被流放或被贬为庶民。
最终神武帝还是立了最心爱的宠妃杨月思为皇后,而神武帝的皇子最后仅剩下其与皇后杨月思所生的两个儿子,文帝姬珩和高平王姬?。
神武帝怜太子孝母之心本欲放过太子,但太子逼宫谋反不仅是要逼自己退位,更是要伤害杨月思及其两个幼子,这是神武帝姬耀最无法容忍和原谅。
这场宫廷惨剧也让英明神武的太宗神武帝彻底丧失了征战天下的雄心壮志。
龙吟剑上不仅有着太祖太宗战场杀敌,流淌着敌人的血液,更有着姬氏皇族的血液,父子相残的悲剧。
“其实当年废太子(因为宫变,被太宗亲手杀死,后被大周君臣以废太子之名称之)也是个悲剧人物,能得太祖高皇帝认可,深受太宗神武帝栽培,也是文韬武略之人。只可惜年轻气盛,见到其母被废,可作为儿子又岂能无动于衷。”
“皇祖父神武帝虽是一代雄主,但在这事上也确实急了,欠缺周全考虑。但废太子千错万错不该将一切都怪罪于圣德皇后和她的孩子们。神武帝最终亲手杀死自己的嫡长子,也是心神俱疲,再无争雄天下之心。据说太宗临终前,见圣德皇后孤儿寡母,又是强敌环伺,内忧外患,深感大周江山朝不保夕,也有些后悔杀了已经成年的太子。幸好是朕的祖母,圣德皇后撑起了大周江山。”
这也是姬淳之所以要考验太子姬清山的原因,就是不希望那样的皇族相残悲剧再度上演,如果太子应对不当,他早已做好准备,将会毫不犹豫的废掉太子废掉皇后。
如果自己在位时期,太子就要对陈妃母女相逼,那么一旦自己故去,太子会如何对待她们,他无法想象。但即便太子如今以子母之礼对待陈妃,他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姬淳将龙吟剑的故事讲给女儿听,“正因为龙吟剑这段历史,太宗驾崩后,圣德皇后将这把太祖太宗随身佩剑悬置于太庙祭拜,也是因此,无论是朕的父皇,还有朕自己也都没有领兵作战,战场杀敌的本事,也驾驭不了此剑。朕想过了,此剑既然是太祖太宗御用佩剑,还曾杀废太子,那就足以作为尚方宝剑,可保你以及你母妃和月儿安全无忧。”
“切记,影儿,此剑赐予你,是为了让你长大后,战场杀敌,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也是为了保你们母女三人安全,而不要再让帝室相残的悲剧重新上演。”姬淳语重心长的说道。
“女儿谢谢父皇!”姬清影虽然早已久闻龙吟剑的盛名,但此次由父皇亲口对自己说起这把龙吟剑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不禁眼眶湿润。
姬淳将此剑给予自己最疼爱的孩子,也是想弥补自己此前对女儿未能兑现的承诺,
“朕原本是真想让你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位女皇储。”
可终究抵不过现实,就让这把承载太祖太宗一统天下梦想的龙吟宝剑安慰影儿吧,希望她能携此剑为我大周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去一统天下!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