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42章 突儿利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父皇,周国此战折损3万精锐,正是发兵攻取其关中地区、并州、冀州的好时机。”
    “请父皇允我3万骑兵,足以攻入周国关中腹地。”
    “周国此次兵分三路进攻我大邙,还偷袭焚烧我邙族圣地龙城。必须予以强有力的回击,方能遏制周国窥伺其他诸国的狼子野心。”
    “可出兵两路,一路由漠北城向南直接攻入关中一带,同时派一路从燕京南下进攻周国的冀州,或从云州的平城出发进攻周国的并州。两路甚至三路并进,必能让周国首尾不得相顾。”
    “父皇,大周综合国力远强于其他诸国,如果就此止战,给周国得到喘息时机,周国恢复元气远比我们快的多,未来势必还会进犯其他诸国,应该立即联络南方诸国共同打击周国。”
    突儿利跪拜在其父皇面前,恳请出兵伐周。
    “三弟!你此战是立了大功,但你既常年在漠北草原,却反而让敌军奔袭数千里,直接打到北望谷,还焚烧了我邙族圣地龙城,沿途多少个部族惨遭他们屠戮,你可知这是多大的后果?”
    大邙皇太子发话了。
    突儿利呆了一下,草原腹地被洞穿,那些部族的生死令他痛心,可此战大邙能击退三路周军进攻,并且大获全胜,全是靠他解救漠北城,在绿洲堡全歼周国西路军打下来的。
    皇太子说道:“这意味着,我漠北草原从此将不再安全。周军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而草原是我们的大后方,是我们产出骑兵,铁器生产基地。”
    太子向大邙皇帝拜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重建龙城,并且加强北望谷防御,建设关隘,加强漠北草原的防御,而不是与周国全面开战。”
    大邙皇帝拓跋步点头称赞,虽然他是更喜欢燕云之地,尤其是这幽州,本就是中原繁华故地。但他更清楚,漠北草原是大邙的大后方,不容有失,绝不能再让周军骑兵长驱直入攻入漠北草原。
    此战暴露出来,漠北城和漠北草原都出现很大的防御漏洞。
    大邙在东面是幽州方向与周国的冀州,中部是在云州方向与周国的并州直接接壤,西部则是在漠北城与周国隔着大漠,三线与周国全面对峙。
    此前周军骑兵从未抵达过漠北草原,一旦漠北城被攻破,周军甚至可以从漠北草原一路向东,穿透整个大邙后方,从背后方进攻云州、幽州,这也是此战令大邙君臣为之惊恐的重要原因。
    同时他也惊讶于三皇子的表现,漠北城被围,若不是突儿利率军前来救援,一旦漠北城周军占领,整个漠北草原将彻底敞开,大后方将成为前线战场。
    大邙皇帝拓跋步有自己的看法,突儿利在战场上惊艳表现无疑会威胁到太子储君地位,尤其是突儿利背后有着草原上的旧贵族势力和还有那些草原部族的支持。
    如果让突儿利继续在战场上表现,太子地位将不稳,而太子和他一样都是坚定推动大邙走中原化路线。
    拓跋步不希望大邙重回草原文明,他要推动大邙真正成为一个中原王朝,并且持续推进下去,那么有一半幽州本地血统,深浸中原文明的太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生活在燕幽之地、云州、辽东郡这些昔日中原王朝故地,无论是原本的当地人还是来自草原的邙族和其他部族人,无论是语言还是穿戴,他们行为举止,生活习俗都已经和中原人无二。
    一个生活在燕京的邙族人,光从言行举止,几乎很难分辨出他的祖先究竟是来自草原还是来自中原。
    在燕京的皇宫中,后宫的嫔妃和宫女们穿着兼具北方和中原特色的广袖衫和间色裙,似乎很难区分这究竟是在燕京还是洛京亦或是在健康城。
    占据燕云之地近百年的大邙如今已经和其他中原王国并无差别,而加速这一进程的正是从登基开始便将都城从上京迁至燕京的大邙皇帝拓跋步。
    为了避免突儿利威胁到太子的储君地位,同时也为了守卫漠北草原这个大后方。
    拓跋步当下对突儿利救援漠北城,并在绿洲堡全歼周军3万精锐予以重赏,同时命他都督北望谷军政事务,负责北望谷龙城的重建和关隘要塞建设,以及漠北草原的防御。
    这看起来是重赏和委以重任,但实际上也否定了突儿利出兵攻打大周的计划,并让他远离前线。
    突儿利当然倍感失望,在他看来,此次趁着周军溃败,这是一次绝好的进攻机会。
    他已经感受到了周国按耐不住的野心,此战绝非周国天子一时的心血来潮,如此大规模进攻,一定是精心准备策划的,天下诸国数十年来保持的平静,恐将从此被打破。
    但其父皇接受了大周天子派来的使臣议和条件,双方在目前的战线基础上全面停战,并确保不再向对方主动进攻。
    这只不过是双方临时休战,而不是真正的和平。
    当突儿利失望的回到北望谷龙城,来到了这个邙族的发源地,百年前大邙的先祖们正是从这里崛起一统漠北草原,进而发兵南下攻取了云州、幽州、辽东郡等地。
    而如今这座昔日大邙的发源地,圣地龙城却遭到周军的突袭并被焚毁。
    突儿利望着被焚的龙城废墟,还有大量死去军民被焚的尸骸。
    突儿利紧紧握住拳头,此刻他心中充满着怒火,恨不得立刻要去找周军报仇,要让那周国公主血债血还。却又因父皇的旨意而显得如此无奈和悲愤。
    突然,突儿利从马背上掏出一把弓,从箭袋中取出一支箭,搭上弯弓,瞄准天空。
    “咻”的一声,向天空射出一支箭。
    不一会儿,“砰”!一只刚才还在空中飞翔的大雕应声落地。
    这一套弯弓射雕的动作几乎都在一瞬间完成。
    突儿利似乎将自己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在刚才射出的那一箭上。
    射完之后,他望向满目疮痍的龙城,他终于想通了。父皇说的对,他要保护好这漠北草原,这里是邙族人的世代生活的家园。
    燕京城是如今大邙最为繁荣的城池,身为皇族从小沐浴在中原文明的环境中,也让突儿利的言行也和中原人并无差异,但他还是天然的对这片大草原充满着亲近。
    他要重建龙城,他要将龙城不仅焕然一新,更要将龙城打造成漠北草原上的燕京。让它真正成为一座城市,而不是之前那样作为一个部族聚居地。
    北望谷被四周雪山所包围,雪山融水汇成北望河穿过谷中,让北望谷成为草原上少有的不仅能放牧,也能适合耕种之地。
    重建的龙城便建造在河畔,此处是大邙部族发源地,北面有一大山名为邙山,山中盛产铁矿,是邙族冶炼兵器铁器基地,也是邙族百年前得以崛起并称霸草原重要原因,因此北望谷对于大邙部族而言不容有失。
    在河谷的东南面向草原处,两山之间有一个开口,不大不小,但足以容纳外来大军通过,正是草原通往谷中必经之路,此前大周的三公主正是率领骑兵从这里长驱直入进攻龙城。
    由于漠北草原长期处于大邙的掌控之中,近百年来并未出现有中原王朝直接攻入草原腹地。
    而草原上其他部族也畏惧大邙强大实力,不仅占据广袤的漠北草原,还控制着云州、幽州、辽东郡等中原故地。
    中原的先进文明和技术与草原上强大的骑兵相结合。即便有战事冲突,也都在草原上解决战斗,很少有部族能攻入河谷一带。
    突儿利选择在此谷口处建设一座关隘,城墙之坚之高均不逊色于漠北城,命名为北望城。
    此地距离大周边境足有2000里之遥。周军即便来袭也只能是骑兵远道而来,无法携带攻城辎重。
    有此关城镇守,外部势力根本无法直接攻入谷中,更不用说草原上的其他部族,光靠骑兵是不可能攻破此关城。
    在监督建造城池和防御工事的同时,突儿利也在训练自己率领的漠北骑兵。
    大邙的漠北骑兵岂能输给来自中原的骑兵!
    漠北草原上的精锐骑兵,都配备着马镫,战士身披两当铠,前后两片铠甲护身,不同于连人带马全身披铁甲的重装铁骑,战马只是在马首、前胸部位配备防护,尽可能便于灵活迂回穿插作战。
    武器配备环首刀和角弓,左右两侧各有箭袋可装数十支箭,善于骑射,亦能冲锋突袭,被称为漠北精骑。战斗力和防护远超中原普通的轻骑兵,但机动性又强于重甲骑兵。
    而三皇子身边的亲卫队,则是身披重甲,左右近侍更身着鱼鳞甲、明光铠,头戴战盔,装备马铠,手持马槊或是长柄大刀,同时也配备近身环首刀,弓箭。他们都是来自草原各部族的勇士,是精锐中的精锐。
    突儿利弯弓向前方射出鸣镝之箭。
    随着“啾”的一声,箭矢破空而响,身边的亲卫队立即向三皇子射出的方向发射鸣镝。
    顿时草原上鸣镝之声大作。
    随后身后大批骑兵奔涌冲上前来,纷纷从弓袋中掏出角弓,从箭袋中取出箭矢,弯弓射箭,齐射向鸣镝方向,空中大片箭矢如飞蝗般射出。
    两轮骑射后,骑士们放回弓箭,拔出环首刀策马冲向前方。
    没有一支军队能稳稳的挡住这样的冲击,他们必然阵型不稳,甚至出现松动,或许此刻已经溃败。
    但还没结束。
    突儿利贴身侍卫拓跋翰向侧翼方向再次射出鸣镝,一阵阵马蹄声再度在草原上响起。
    三皇子周边全身穿戴重甲的亲卫队出动,他们将长长的马槊或是长柄大刀水平指向正前方,从侧后两翼向前冲锋。
    如果敌军阵型已经不稳,那这最后一击将是最为致命的;
    如果敌军能勉强挡住前面的冲击,那也无法挡住这最强悍重装骑兵两翼冲锋;
    如果敌军已经溃败逃散,那这一冲锋将是终结他们的最后噩梦。
    这就是大邙称霸漠北草原,盘踞燕云之地长达百年的立身基础。
    虽然在草原上的邙族人看来,如今生活在燕云之地的邙族新贵们早已忘了草原骑马射箭的根本,已经变得和中原人并无区别。
    但这位年轻的三皇子,依然保持着昔日草原霸主骑射和马上战斗的传统,并且武艺非凡,更具备统领千军万马的统率力和临阵指挥能力。
    草原各部落中这些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没有人能在一对一的正面较量中击败突儿利。
    而那些草原部族的骑士们心中都明白,这位三皇子最厉害的还不只是马上武艺,而是在战场上的统军作战能力,尤其是临阵应变和挖掘战机的能力。
    出奇策解救漠北城,绿洲堡一战,数千骑兵全歼数万大周精锐。
    突儿利一战封神,已经成为北邙的战神。
    只要有他在,就有胜利的希望,漠北骑兵更是纷纷自愿跟随他出征,并以为他出战而自豪。
    他被赞为草原上的“万人敌”,虽然年轻,但已被各部族视为值得信赖的领袖。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